郝珍富20世纪70年代留影(左);郝珍富被颁发“战争英豪”称谓的奖状(右)。受访者供图
本年6月29日,96岁的昆明学院离休干部、老兵郝珍富因病逝世。昆明学院离退休作业处作业人员在查阅郝珍富的档案时,意外发现这位“素日里性情和顺,脾气好,没架子”的白叟,曾立下赫赫军功:3次特等功,2次大功,2次三等功,被颁发“战争英豪”称谓……
敬重之余,作业人员拨通郝珍大族人的电话,期望了解军功背面的故事。没想到,郝珍富的妻子张雨薇和他的3个儿子,只知道他当过兵、打过仗,对建功的详细情况并不知晓。
收拾郝珍富的遗物时,张雨薇从一个箱子的最底层,找出十余枚奖章和纪念章:“我知道老郝曾经打过仗,有一些奖章,但他从没说过这些奖章是立了多大功得来的。”
细看这些奖章和纪念章,一枚奖章的正面是一位持枪而立的兵士,上方刻着“战争英豪”字样。郝珍富,一位人们眼中的一般白叟,就这样以“英豪”的身份,走进人们的视野。
前不久,记者前往云南昆明,深化采访郝珍富的亲朋,企图从他生命的细节中,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:英豪为何无言?
昆明学院昆师路校区家族院里一片安静,缠绕在凉亭上的藤蔓无声地向上扩展,小小的池塘里,泛着浅浅的涟漪。走上一栋单元楼的3楼,记者按响郝珍大族的门铃。开门的是郝珍富的妻子,85岁的张雨薇。
这是郝珍富逝世后的第101天。他生前居住了30多年的家里,客厅一侧摆着几盆绿植,郝珍富生前和妻子一同栽种的长春花正开得绚烂。一旁桌子的正中,摆放着郝珍富的相片。张雨薇折下的几枝长春花,插在相片旁的花瓶里。
长春花,在云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花,广泛栽培于公园、路旁边。张雨薇眼里的郝珍富,就像长春花相同,在百花中并不起眼,假如摘下花瓣放入口中咀嚼,可以尝到微微的苦味。
1928年,郝珍富出生于山西长治。4岁失恃、6岁失怙的他,自幼寄身在地主家做长工,吃不饱穿不暖,更上不起学。1946年,郝珍富决然投身革新,成为一名兵士,第二年参与我国。
戎马生计中,郝珍富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,先后参与淮海战争、渡江战争,以及解放华南、西南的战争战争。
从郝珍富军旅时期档案的简略记载中,能清楚看到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几个片段:洛阳战争,班长郝珍富带领兵士,冒着刀光剑影冲到城墙下,完结爆炸使命,被师里记大功;淮海战争,郝珍富带领一个班阻击敌人,在耳朵、左肩、左腹等5处受伤的情况下,坚持不下前方,死死顶住敌人的进攻,直到战争成功,被地点纵队颁发“战争英豪”称谓……
岁月流逝,英豪无言。今日的人们,很难将郝珍富当年战争的详细阅历逐个复原。所幸,在2021年出书的《燎原之火》第20卷中,记者找到郝珍富的姓名,在有关记载中,看到他和战友活捉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的阅历——
1950年头,在攻击昆明起义部队的诡计失利后,汤尧带着残部慌乱逃至元江县二塘山一带,龟缩在一个叫石缸庙的当地垂死挣扎。时任第13军37师110团1连排长的郝珍富,带领一个班绕到敌人侧翼,趁敌不备冲入敌阵,端掉敌指挥部,俘虏汤尧。此战,军在大陆的最终一个兵团被消除,郝珍富荣立特等功。
采访中,记者对张雨薇说起郝珍富的这段阅历,白叟摇摇头:“当年我和老郝相识时,只知道他当过兵、上过战场,不知道他还干过这么多‘大事’。”
“父亲右肩有习惯性脱臼的缺点,干体力活时简单受伤,总要去医院为关节做复位。”大儿子郝刚猜想,这原因是父亲当年交兵时,右肩受过伤。
二儿子郝昆记住,小时分和父亲去公共澡堂洗澡,看到父亲身上有很多伤痕,尤其是腹部,一大片烧伤的疤痕触目惊心。
和郝珍富的奖章、纪念章放在一同的,有两封已读未回的信。“这是老郝走后我收拾东西时发现的。”张雨薇和记者说,信是多年前一家学术安排寄来的。榜首封是向郝珍富约稿,期望将他的业绩录入到有关英豪的书本中。第二封是问询郝珍富为什么没有回信,再次表达录入的希望。
1978年,郝珍富脱下戎衣,服从安排安排,到昆明市第九中学从事教育管理作业。其时校园地处偏僻、交通不便,加之条件粗陋,郝珍富带着妻儿,借住在一座庙里,一住便是3年。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分,一家人日子绰绰有余。郝珍富从无怨言,经常安慰家人:“国家开展不简单,咱们自己节省一些,什么样的条件不是住?不要给安排添麻烦。”
由于身世军人家庭,郝刚从小就有参军梦。那年他高考失利,与心仪的军校坐失良机。得知郝珍富的老首长在那所军校担任领导,郝刚想让父亲协助“说情”,没想到父亲严词拒绝:“咱们最初从戎是为公民求解放,你现在是怎么回事?想着从戎未来能有更好的开展,意图不纯!”
郝昆还想起高中时的一件事:“有一年,一位同学拿来一本名为《红旗飘飘》的老兵回想录,说里边有父亲的战争业绩。放学后,我兴冲冲地拿着书找父亲求证,一贯和顺的父亲板起了脸,说那些事都是他应该做的,没什么好显摆的,让我今后不要再提。”
“30多年的军旅生计,一身的战伤,父亲莫非历来不说从戎交兵的事?”记者不由诘问。
“父亲喜爱讲战争故事,总能把英豪的业绩讲得绘声绘色,参与赤色宣讲是常有的事。”郝昆顿了顿持续说道,“他仅仅不讲自己的故事。”
郝昆和记者说,听闻父亲逝世的音讯,他的一位中学同学曾打来电话吊唁。那位同学非常慨叹:“从小到大听你父亲讲了那么多战争故事,竟不知道他自己也是个大英豪。老爷子每次只讲他的战友,真实让人敬仰……”
“或许,郝老感觉自己不算英豪,他献身的战友才是。”与郝珍富熟悉的昆明学院离退休作业处处长张恒云回想,每次学院作业人员去家里看望白叟,他从不讲困难、提要求。郝珍富曾对张恒云说:“我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,战场上死了多少战友,死去的人什么都没有享用到,我还要什么享用?”
环顾郝珍富的家,储物的大木箱是克己的,已用了几十年;卧室的门老旧变形,要推几回才干推开……这样一位节省的白叟,却从不吝惜协助他人。
2012年,在当地政府部门作业的郝昆到某贫困县挂职。临行前,郝珍富塞给他一沓“私房钱”,让他协助“招领”一户贫困户,尽己所能协助,并吩咐他“一定要好好干”。带着父亲的嘱托,郝昆在干好本职作业的一起,协助这户人家开展香蕉栽培。从选苗买苗、除草施肥到翻开销路,通过一段时间的尽力,这户人家脱了贫,栽培阅历在村里推行后,协助更多乡民过上好日子。
“这些事,我还能不知道吗?”说起郝珍富的“私房钱”,张雨薇显露笑意,“曾经昆明学院安排捐款,他每次都活跃带头,姓名总排在榜单前面。他也不同我讲,问他就说这些都是‘小事情’……”
采访期间,记者听昆明学院一位老领导这样点评郝珍富:“郝老是个朴实的员,对党的工作绝不慢待。”
采访完毕,走出郝珍富的家,一种特别的情愫萦绕在记者心头。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,这位老兵一直在静静支付,却有意不提功劳。或许,这缘于战争的严酷、战友的献身,以及咱们没办法感同身受的人生阅历。
英豪无言,但他和战友们为国家、为民族流过的每一滴血,祖国和公民都不会忘掉。